泥炭土即草炭土,是古代低溫、溫地的植物遺體,被埋在地下、經數千萬年的堆積,在氣溫較低、雨水少或缺少空氣的條件下,植物殘體緩慢分解而形成的特殊有機物,多呈棕黃色或淺褐色。我國北方地區(qū)分布部較多,南方地區(qū)只在一些山谷低洼地表土下有零星分布。它是一種很好和栽培基質。
草炭的學名為泥炭,草本泥炭俗稱草炭,是五千乃至一萬年以前低洼地上,植物年復一年枯死,呈半腐爛狀態(tài),逐年堆積而成的有機質礦體。草炭是地表沼澤環(huán)境中的植物遺體,在大氣氧和微生物(喜氧細菌)的作用下,其中的有機物正部分(如纖維、木質素等)經過氧化合分解作用,一部分被徹底破壞成氣體和水分,一部分轉化成較簡單的有機化合物,而未分解的部分,繼續(xù)保留在沼澤中。隨著植物遺體的不斷分結合堆積,堆積物的下部由氧化環(huán)境逐漸變?yōu)槿跹趸踔吝€原環(huán)境,經過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,早期產物轉變成一種新的多水的富含腐殖酸的腐殖物質即是草炭。
形成草炭的主要植物是泥炭蘚、冰蘚、苔草和其他水生植物。根據草炭形成的地理條件、植物種類和分解程度,可分為低位、高位和中位草炭三大類。
高位草炭:為溫帶高緯度植物埋在地層下經長期堆積炭化而形成。以羊胡子草屬、水蘚屬植物為主,分解程度較低,氮和灰分元素含量少,酸性較強,PH值在4
至5之間。容重較小,吸水透氣性好,一般可吸持水分為其干重的10倍以上,適合作無土栽培基質,但PH值必須調至5.5至6.0左右,也能用于配制培養(yǎng)
土。
低位草炭:分布于低洼積水的沼澤地帶,以生長需要無機鹽分較多的苔草屬、蘆葦屬植物為主,以及沖積下來的各種植物殘枝落葉,經漫長時間的
積累形分解成度較高,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較多酸性不強,肥分有效性較高,風干粉碎后楞直接作肥料使用。因其容重大,吸水和通氣性較差,不宜單獨作栽培基質。
中位草炭:為介于兩者之間的過渡性草炭,性狀也介于二者之間,既可用于無土栽培,也楞用于配制培養(yǎng)土。
草炭具有保水性,透氣性,載體作用,改良土壤等,草炭含有豐富的腐植酸,是純天然的有機物,無毒無菌。草炭還含有豐富的氮、磷、鉀等。
草炭在園藝用處較多,如建植標準草坪、建造屋頂花園花卉、蔬菜、盆花生產等。
